近來,美聯儲等發(fā)達經濟體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成為國際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是國際金融市場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經濟快速恢復、通脹持續(xù)高位徘徊正使發(fā)達經濟體央行開始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
業(yè)內關于這種轉向對國內金融市場影響的討論正在升溫,部分市場人士擔憂國內資本外流的風險。對此,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資本流動整體較為平穩(wěn),可能會有階段性的外流,但我國基本面穩(wěn)中向好,整體資金外流壓力相對有限。
展望未來,業(yè)內的共識在于,下一階段,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將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wěn)字當頭。在經濟不存在明顯風險的情況下,主要運用數量型工具和結構性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
資本外溢風險可控
自去年以來,為應對疫情沖擊,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央行實施了超寬松貨幣政策。政策刺激和疫苗接種雙重因素推動下,全球經濟實現了快速復蘇,尤其是主要發(fā)達經濟體。2021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歐、英、日也接近疫情前水平。
然而全球經濟快速復蘇的另一面,是通脹壓力的持續(xù)走高。經濟快速恢復、通脹持續(xù)高位徘徊促使發(fā)達經濟體央行開始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日前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稱,美聯儲縮減購債的行動可能很快就會開始,金融市場已經有了較為充分的預期,首次加息時點預期也已提前至2022年下半年。歐央行、英國央行等其他央行也普遍強化了緊縮立場。
在此背景下,市場上對于國內資本外溢的擔憂也在加劇。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周期就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形成較大沖擊,2014年中美元指數開始快速升值后,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大幅貶值,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了大幅資本流出。2015~2017年初,我國外匯市場也遭受較大沖擊,人民幣貶值伴隨著資本流出、外匯儲備規(guī)模下降。
“美國貨幣政策的轉向,在歷史上看,曾經對我們有過較大影響,但這次影響應該可控。”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一方面,中國貿易順差在今年明顯擴大,而貿易順差擴大將有助于資本的流入;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仍保持較高的增速,再加上資本市場加速開放,目前市場上資本流動總體較為平穩(wěn)。
連平還說道,“同時,我們在資本流動管理上已取得了一些比較成功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不大可能會出現資本大規(guī)模外逃帶來貨幣持續(xù)的貶值,可能會有階段性的外流,人民幣匯率也可能面臨階段性的貶值壓力,但這一壓力并不會特別大。”
潘功勝也表示,本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周期中,美國與非美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差和貨幣政策差均小于上輪緊縮周期,預計將限制美元升值空間;同時,當前新興市場面臨的資本外流風險也弱于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時期。
“預計我國外匯市場受本輪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影響可控,跨境資本有望繼續(xù)雙向流動,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wěn)定。”潘功勝強調,當前中國經濟處于更好的周期位置;人民幣匯率彈性也有所增強,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主調節(jié)作用;我國資本流入結構優(yōu)化,對外投資穩(wěn)定性增強。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也對第一財經稱,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收緊的確會引起一定程度的資金外流,但我國基本面穩(wěn)中向好,資本項目并未完全開放且外匯儲備充足,總體來講,資金外流可能相對有限。
明明進一步提出,面對可能出現的資金外流,我國首先可以繼續(xù)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雙向波動,防止匯率超調引發(fā)資金外流;其次,可以通過宏觀審慎政策加強跨境資金的監(jiān)測和管理,當出現大規(guī)模資金異動時,給予適時適當的管理;再次,還應繼續(xù)提升產業(yè)和產品質量,保持出口競爭力和適度的貿易順差,通過經常項目對沖可能出現的資本項目資金外溢。
未來仍將“以我為主、穩(wěn)字當頭”
隨著發(fā)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在即,各方對國內貨幣政策如何應對也頗為關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近日表示,從我國來看,2020年應對疫情以來,我們實施正常貨幣政策,2020年5月以后貨幣政策力度逐步恢復正常,今年已基本回到疫情前常態(tài)。
“今年以來,考慮到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主要經濟體可能的貨幣政策調整,人民銀行作了前瞻性的政策安排,降低了美聯儲等發(fā)達經濟體央行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的外溢沖擊。”孫國峰稱。
當前我國金融市場運行平穩(wěn),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95%附近,總體處于較低水平??缇迟Y本流動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wěn)定。9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49元,較2020年末升值0.6%。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2020年末升值5%。
基于此,業(yè)內的共識在于,未來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仍將“以我為主、穩(wěn)字當頭”。“當前全球央行的確開始轉向收緊,包括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但是這些經濟體央行開始收緊政策的核心原因在于疫情之后實施了零利率以及量化寬松等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明明對第一財經表示,而我國在去年5月貨幣政策就已經回歸正常,因此全球貨幣政策收緊的大環(huán)境對于中國貨幣政策影響總體有限,我國貨幣政策主要還是“以我為主”來應對國內經濟形勢變化。
另就國內經濟形勢來看,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當前中國經濟具有較強韌性。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CPI溫和上漲。“在此背景下,我們覺得我國貨幣政策將大概率保持穩(wěn)健中性的基調,這也體現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定力,同時根據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適時適度進行微調。”明明告訴記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顏色也對第一財經表示,總體上,我國商品出口依然非常強勢,服務貿易逆差大幅減小,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貨幣政策可能還是以結構性貨幣政策為主,同時兼顧流動性的合理充裕。”
短期來看,明明認為,四季度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大的變化,降息降準的概率均不大,貨幣政策將通過OMO(公開市場操作)+SLF(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的方式熨平資金波動,結構性支持經濟。
“明年來看,貨幣政策大概率依然會保持穩(wěn)健中性的基調,在經濟不存在明顯風險的情況下,主要運用數量型工具和結構性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明明說道。
連平則對記者表示,未來貨幣政策需要穩(wěn)健偏松和適度前瞻。他進一步分析道,鑒于經濟下行壓力明顯,明年初GDP基數較高,再考慮到CPI難以大幅上升,市場需求偏弱,信貸、社融增速持續(xù)下降等因素,結構性金融問題仍在,局部存在風險隱患。同時,穩(wěn)增長和防風險的重要性明顯上升,貨幣政策需要以我為主,穩(wěn)健偏松,適度前瞻,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信用適度擴張,使得市場融資成本有所下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jiān)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fā)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fā)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jiān)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fā)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fā)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yè)態(tài)之一。日前,商務部發(fā)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fā)展規(guī)劃》,在加快發(fā)展貿易新業(yè)態(tài)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yōu)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yè)生規(guī)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guī)模和增量均創(chuàng)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